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绿野户外网 首页 游记攻略 华东 查看内容

重走徽杭古道 观路途风景感悟徽商情

2011-6-15 14:49| 发布者: 斥候| 查看: 3929| 评论: 0|来自: 中国文化网

摘要: 千百年来古道上南来北往,沧桑历尽;今日古道新风荡漾,成为江南户外旅行的经典路线。"徽杭古道"被徒步旅游爱好者评为现今"中国十大徒步古道"、"华东第一徒步线路"。 ...
       皖南古称徽州,地理位置上北靠黄山,南依天目,人均耕地面积少,生存资源匮乏,使得当地人自宋朝以来就不断向外寻求发展。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走出了一条条饱含风霜的经商之路,徽杭古道即是其中之一,也被称作是徽商与浙商古时奔走的"丝绸之路"。古道位于皖浙两省交界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北侧,是古时徽商入浙的要道,比绕道昱岭关要近百公里路程。古道自皖南绩溪县逍遥乡起,经遥遥岭、马头岭、雪堂岭到达浙西临安县马啸乡止,全长四十余里。沿途山势险峻,怪石嵯峨,高峰巨岩,南北夹峙,中有逍遥河水婉蜒其间。
 
  徽杭古道沿途可见峡谷山中的溪水、瀑布。既有险峻的山体,又有柔软的小草原,途中还有鲤鱼跳龙门,挡风岩等原始、自然、古朴景观;偶尔可见如同世外桃源的山中人家,炊烟缭绕,男耕女织,山里人家纯朴可亲,生活的是那样平静自然,那样的美妙和谐。
 


  翻"阅"徽杭古道,感悟徽商情
 
  徽杭古道在杭徽公路通车前,是徽州人由其是绩溪人通往沪、杭的捷径,比绕道昱岭关近百余里。在徽杭古道上,每隔5里就设一个茶亭,供过往路人休息。过去与绩溪相毗邻的昌化人用自己纺织的棉织品沿古道到绩溪换回粮食与棉花,古道成为两地人的生命线。时至今日古道还是当地老百姓的一条重要交通渠道。
 
  清朝道光年间,皖南浙西的大山里,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挑着一副百余斤重的货担,沿着崎岖的山路蹒跚而行。他要翻过这座山头,把货物送到杭州,才能卖个好价钱;这担货物卖掉了,就会有第二担、第三担……更多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了出来,少年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仅皖南浙西,甚至上海、京城也有了分号,他成了全国第一大商人,他的名字叫胡雪岩。太平天国时期的英王陈玉成就是从这里攻入杭州。
 

 
  江南第一关与南天凹
 
  "江南第一关"又名逍瑶岩,在伏岭镇东部,海拔424米。是徽杭古道重要关隘,是前往清凉峰的主要通道。"江南第一关"山势险峻,怪石嵯峨,其中以磨盘石、天冠石、将军石最奇。自岩脚至关口经1400余级台阶。关口刻有"径通江浙"的魏体大字。 "江南第一关"是因太平天国是待王李世贤与1861年率部于此,赞为天险而得名。
 
  南天凹是这徽杭古道的至高点,也是整个路途中风景最美的地方。绕过山壁,只觉眼前豁然开朗,一大片宽广开阔的高山草甸呈现眼前。由于两边山坡环绕,所以南天凹呈"()"型,这样的地方容易聚风,大风吹过草甸,泛起层层"波浪",几只牛正悠闲的啃食嫩草。被风吹得东倒西歪地穿过这片草地,伫立于凹口之上极目四望,风景更是雄浑大气。周围群山皆拜倒于脚下,更远处的连绵青山尽收眼底,视野开阔也使人不由胸荡层云,想起了王维的诗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又觉杜甫的更为恰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经历过一路走来的顺利坎坷,开心无助,面对现在眼前的天朗云舒,开阔苍茫,自然造化只是随意变幻便能让人大喜大悲,看得懂凡尘纷扰人事纭纭,却看不穿云淡风清逍遥随意,渺小的又何止是身体,心灵若是无法放开束缚,任随琐事牵绊而不敢向前,怎看得到人生最美风景。所谓永恒,是不是这付出过后的刹那平静,片刻领悟? 
 

 
  古道故事多
 
  所谓古道,究竟有多古呢。曾经发现过一块宋代的摩崖石刻,从上面记载的筑道小史不难看出,早在唐代就有先人于此往返,或者是谋官做事,或者是外出经商。
 
  而村里的几个老人,都讲起差不多相同的一个故事,只是故事的人物有所不同。大意是说,这条道路最早是由一条本领高强的狗开辟的。主人把这条狗放出来,它在山间寻寻觅觅,终于开出了这条道路。这个主人应该是明代的抗倭名将、兵部尚书胡宗宪。他在1855到1866年间担任过浙江巡抚。他用这条狗往龙川老家送信。
 
  不过,这大概只能是个传说,是当地人用来形容山道之险的一种方式吧。更为确切的与古道相关的人物,还是众多的徽商。"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几句口诀,生动地描述了徽商向外谋求生路的情景。胡适的日记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件事。他14岁那年跟随二哥去上海求学,从绩溪上庄老家出发,经过江南第一关,到余杭一共走了七天,然后再乘船到杭州。可见他走的就是马啸乡的这一条路。
 
  现在,古道上的许多遗迹仍然见证着当时这条道路上的繁忙景象。立于江南第一关的如来柱,是出门之人的驱魔辟邪之物。离关口不远的"二程庙"是为山下两位程姓商人在此罹难而筑的。两人避难在山崖下,狂风大作,巨崖崩裂,葬身于此。南天凹的"徽商洞"是供往来行人歇脚、传递书信的场所。
 
  应该说,杭徽古道的最终成形,出力最多的是徽商。
 

 
  住在古道边
 
  古道沿途的许多村庄,像浙川村,处在大山的夹缝里,显得耕地特别宝贵。沿途走去,能够见到不少村民都给自家的田地围上了结实的木栏,有的还砌起了带瓦顶的小砖墙,可见他们爱护的心情。不过,现在他们的收入已经主要来自于山核桃、栗子等山货,从村里的房屋看,经济条件已经大大改善了。
 
  马啸乡山边村的陈金槐已经76岁,年轻时跑过一阵古道。他说,那个时候他送的是邮包,一般有100来斤,一天跑去安徽伏岭镇,在那里住一宿,第二天再背包回来。工资只是比一般的稍高一些,具体多少他已经记不得了,反正是很辛苦。
 
  那时,从安徽运过来的是茶叶、茧丝、粮食等,运过去的则是布匹、日用品。程怀福说,到上个世纪70年代,他们还穿安徽过来的麻布衣服。即使是现在,伏岭那边仍然会把山核桃、笋干、高山蔬菜什么的,穿过山路直接运到马啸这边来卖个好价钱。
 
  对于古道,村民们也逐渐重视起来。颊口的黄道明拉我们去看凉亭,说要把它腾空,还原本来的面貌。村民们把路旁堆着杂物的凉亭里刻着的碑文抄写下来,并且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说,一座桥要一年才能修成,这个地方虽然是偏僻的山野,却也是交通要道,洪水泛滥的时候,将桥冲塌了,使得来往的人望河兴叹,后来大家捐资重建,是乡里的幸事,乃建永乐亭来纪念。
 
  而对于一直居住在古道旁的村民来说,对前人的感念也是不言而喻的。

酷毙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漂亮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