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绿野户外网 首页 户外资讯 登山资讯 查看内容

武汉登山者荣归珠峰大本营 获排骨藕汤犒劳(图)

2012-5-22 10:26| 发布者: xiafan001| 查看: 1999| 评论: 1|来自: 楚天都市报

摘要: 楚天都市报讯(特派记者陈博雷发自珠峰大本营 通讯员曹志凯) 原本计划今日从6500米前进营地撤回珠峰大本营的地大“冲顶四人组”,临时改变了行程——昨日下午6时许,该队总指挥董范就带着德庆欧珠、次仁旦达回到了 ...

 

楚天都市报讯(特派记者陈博雷发自珠峰大本营 通讯员曹志凯)

原本计划今日从6500米前进营地撤回珠峰大本营的地大“冲顶四人组”,临时改变了行程——昨日下午6时许,该队总指挥董范就带着德庆欧珠、次仁旦达回到了大本营,武汉姑娘陈晨仍在前进营地休整。

原来,因为操心着队里的事务,董范不顾体力疲劳先下山了。留守大本营的队员们连忙献上早已备好的鲜花和哈达,记挂着董范最爱喝家乡的排骨藕汤,队员们特地用高压锅炖了整整一锅。

最难还是8300米以上被石头砸中所幸无大碍

回到大本营的董范显得疲惫不堪。回忆起整个攀登珠峰的过程,他感到最难、最危险的还是最后的冲顶时段——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以上。这段仅三四公里的路程,冲顶组整整走了7个小时,因为全部是光滑的岩壁,岩壁上有冰,冰滑踩不住,摔倒成了常事。“最险的还是我被石头砸的那一下。”说起当时的情景,董范心有余悸。原来,在“第三台阶”下等待通过时,上面有个鸡蛋大小的石头滚落,不偏不倚正砸在董范的脑袋上。当时,董范觉得脑袋一懵,有些疼痛,但顾不上太多,揉了揉后继续向上攀登。

撤回6500米营地后,董范赶紧让队员帮忙看看被砸的部位:红了,没肿。“多亏戴了厚厚的羽绒帽。”

与73岁日本老太擦身过“第三台阶”处堵了30分钟

昨日,有个新闻挺热门:19日早上,73岁的日本老太太渡边玉枝在3名夏尔巴向导的陪同下,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打破了她本人在2002年63岁时创下的世界纪录。

当天上午,同样是董范等人登顶珠峰的时刻,德庆欧珠告诉记者,正是因为等待这位老太太,“冲顶组”在8800米处的“第三台阶”下被堵了快半个小时。

原来,“第三台阶”相当于一个横切的岩壁,登山者需在坡度非常陡峭的冰岩混杂的羊肠小道上行进,脚下得以通行的路只有30厘米左右,唯一能扶持的只有左手岩壁上的防护绳,而右侧则是深渊。“当时,这位老太太正趴在一块岩石上走不动,拦住了去路。我们等了20多分钟仍没有动静。”德庆欧珠告诉记者,无奈之下,他先爬了上去,请这位老太太的高山向导帮她换了瓶氧气,然后稍微挪动了些,“冲顶组”才得以从旁边绕了过去。

珠峰顶上停留15分钟曾在登顶前演练顶峰宣言

历经千辛万苦抵达“世界第三极”珠峰顶上,是什么感觉?董范想了半天后,回答:没有想象中的激动,脑袋一片空白,只是行动和反应都有些迟钝。“冲顶四人组”在珠峰顶上停留了约15分钟。期间,他们还通过对讲机齐声祝福母校、全国大学生以及武汉市民。那么整齐的“顶峰宣言”,难道是写在纸上念出来的?

德庆欧珠“爆料”说,在8300米的突击营地休整时,大家担心在峰顶时脑袋“转不过来”,董老师专门嘱咐大家提前想想在顶峰时说些什么,并集体进行了演练。德庆欧珠还表示,从6500米前进营地向上爬时,他们四人频频赶超商业队的队员,这使得他们对自己的体力和登顶有了更大的信心,“只要天气好,其他都没什么问题!”

连续高海拔徒步20小时返回前进营地几近虚脱

从凌晨1点出发向峰顶冲击,到晚上8时许下撤至6500米前进营地,“冲顶四人组”连续徒步了约20个小时。董范介绍,一路上,他们只吃了些能量棒和方便食品,主要的补给是在每个营地里,接应队员和藏族向导为他们烧开水喝。


酷毙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漂亮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基建办 2012-9-25 14:06

查看全部评论(1)

返回顶部